找回密码
 立即加入
搜索
查看: 36|回复: 0

化疗患者的护理

[复制链接]

22

主题

0

回帖

26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26
发表于 2023-9-4 12:42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进吧论坛免责声明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大部份来源于网络,还有些引用报刊,杂志,论文,文献,期刊等时,均保留原注释信息,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方便人们统一查看,若有更多需求,请查看对应期刊杂志论文等。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加入

×
第一部分:前言
    用化学药物治疗肿瘤的方法简称为化疗。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。虽然使用化学药物治疗疾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,但其真正被用于肿瘤的治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一次偶然的泄漏事故使人们意外地发现氮芥具有抗癌作用。从此,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,挽救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。但是,化疗药物在抗肿瘤的同时,也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,如食欲减退/脱发/骨髓抑制等,在输注化疗药物时如有不慎造成药物外渗可致皮肤溃烂。所以,做好化疗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提高化疗效果。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十分重要的。
第二部分:目录
1。肿瘤患者为什么要进行周期性化疗?
2。化疗的给药方式有哪些?
3。化疗患者的一般保健原则有哪些?
4。化疗期间会有哪些不良反应?
5。如何缓解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?
6。如何对骨髓抑制患者进行护理?
7。如何对化疗患者的皮肤及黏膜进行护理?
8。如何对化疗患者泌尿系统毒性作用进行护理?
9。如何对如何对腹腔化疗患者进行护理?
10。化疗引起脱发怎么办?
11。化疗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感染?
12。如何避免化疗患者继发感染?
13。保护化疗患者的静脉血管有什么重要意义?
14。什么是化疗药物外渗?
15。引起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有哪些?
16。如何预防化疗药物外渗?
17。如何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?
第三部分:正文
问题一:肿瘤患者为什么要进行周期性化疗?
回答一:
    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是由于其可干扰或中断肿瘤细胞生长。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与正常细胞基本相同,一般分为五期:休止期/DNA合成前期/DNA合成期/DNA合成后期/细胞分裂期。周期性的化疗可以使化疗药物作用于细胞生长的不同时期,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
问题二:化疗的给药方式有哪些?回答二:
    化疗给药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。
1。系统给药:有口服/皮下注射/肌肉注射/静脉注射等方式。
2。局部给药:有脊髓注射/胸膜腔注射/腹腔内注射/经动脉的器官内注射/膀胱内灌洗等方式。
问题三:化疗患者的一般保健原则有哪些?回答三:
    (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)(1)要保持乐观态度,情绪稳定,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,有条件者可参加社会性抗癌组织活动,增强精神支柱,以提高肌体抗肿瘤能力。(2)合理安排日常生活,调整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,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以利提高机体免疫力,促进疾病康复。(3)补充足够营养,提倡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/蔬菜,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肉类和乳制品,少进咸菜/腌制品/熏烤食物,不食霉变食物。(4)采用间歇免疫疗法及中药治疗的化疗患者,要按时/按量用药;继续化疗的患者,要记住下次化疗时间及注意事项,并做好必要的准备。(5)按规定定期复查,这样有利于医生对治疗方案的调整。
问题四:化疗期间会有哪些不良反应?
回答四:
    要观察患者在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,发现异常应及时告之医生,以便医生尽快处理。根据不良反应的情况,在护理上可以采取相应措施。化疗常会伴随的不良反应如下:
(1)胃肠道反应:恶心/呕吐/纳差/厌油/腹泻或便秘,严重时出现肠黏膜坏死/脱落,甚至穿孔,这与化疗药物的刺激有关,常在用药后2到28小时发生。
(2)骨髓抑制:常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,易导致感染;血小板减少,常导致出血,甚至发生颅内出血,危及生命。骨髓抑制是恶性肿瘤化疗时毒性作用之一。血象变化可以反应骨髓抑制的情况,血象指标包括:白细胞/血小板/血红蛋白/红细胞等。
(3)皮肤及黏膜损害:由于抗肿瘤药物常导致静脉炎,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,致使化疗药物外渗,引起局部组织剧痛/红肿/硬结,甚至溃疡/坏死。另外,化疗药物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具有直接损伤作用,易引起口腔溃疡。
(4)脱发:应用化疗药物常导致毛囊细胞死亡,毛囊不能更新而发生萎缩,致使患者脱发,脱发通常发生在用药后1到2周,2个月内脱发最为显著。
问题五:如何缓解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?回答五:
    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/呕吐/厌食/食欲降低/腹泻或便秘等。
    (主要有以下5点)(1)食用易消化/营养丰富的食物。(2)要少吃甜食,尽量不食油腻/煎炸食物。(3)少量/多餐。(4)对于恶心/呕吐严重/不能进食者,要告诉医护人员,医生可安排于化疗前30到60分钟和化疗后4到6小时给予镇吐药物。(5)应注意出入量情况,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,以便医生及时静脉输液,避免引起电解质紊乱。
问题六:如何对骨髓抑制患者进行护理?回答六:
    任何化疗药物大剂量应用都可能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,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。多数化疗药物抑制骨髓最低点的时间为用药后7到14天,恢复时间为最低点过后的5到10天,因此,从化疗开始到停止化疗的2周内,须定期复查血常规,预防感染和出血。(1)如患者白细胞低于3.5*10^9/L,首先应观察有无感染的征象,如发热/咳嗽/咽痛/腹泻等症状出现。患者应戴好口罩,减少探视,避免交叉感染。(2)当血小板低于50*10^9/L时,患者要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,并提高警惕,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征兆。(3)注射或抽血后,应在针孔处按压5分钟以上,以预防出血。(4)患者要避免受伤/挖鼻孔及进食粗糙食物,要预防便秘。(5)患者如有头痛/视力改变时,应立即就医。(6)化疗后患者最好不在室内摆放鲜花,避免花粉过敏及微生物感染。(7)室内的空调与加湿器要定期清洗消毒。
问题七:如何对化疗患者的皮肤及黏膜进行护理?回答七:
    化疗药物对口腔黏膜具有直接损伤作用,加之患者唾液分泌减少,可出现口干/口腔PH值下降,易导致牙周病/口腔溃疡和口腔真菌感染/故有效的口腔护理,可预防和减少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,达到预防感染,提高疗效的目的。(1)使用软牙刷清洁口腔,勿剔牙,要每天进行口腔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黏膜病变。(2)溃疡处可于口腔护理后涂珍珠粉。(3)每天观察口腔内有无真菌感染和白色假膜生成,一旦发生,一般先清除白色假膜,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或局部涂敷制霉菌素。(4)常规使用生理盐水或1:2000氯己定(洗必泰)漱口液,每天在清晨/饭前/饭后/睡前漱口。(5)患者要多饮水,避免使用太热/酸性强或粗糙/生硬/刺激性的食物(比如:酒和咖啡),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。(6)某些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可使皮肤干燥/色素沉着,使用甲氨蝶呤(MTX)和氟尿嘧啶(5-FU)者常发生皮肤炎性反应,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;氟尿嘧啶可使面部及沿静脉给药血管走向皮肤出现色素沉着,用药时,应注意观察皮肤改变,出现症状,早期应积极对症治疗。
问题八:如何对化疗患者泌尿系统毒性作用进行护理?回答八:
    大剂量化疗药物的毒性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排出,可引起肾脏不同程度的损害。因此,化疗过程中和化疗后,应多饮水,对于消化道症状较重,不能很好进食的患者,可采用静脉输液方式补充液体,每天补液量要在3L以上,以促进毒物排出,减轻对肾脏的损害,同时要观察24小时尿量及尿色,检测尿常规及肾功能。
问题九:如何对腹腔化疗患者进行护理?
回答九:
    腹腔局部化疗与全身化疗有所不同,患者及家属需要了解腹腔置管的护理方法,掌握正确处理腹壁隧道口肉芽增生/红肿等不适的方法,以及腹壁外化疗管的放置方式。这样既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,又能顺利进行治疗,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。
    在腹腔局部化疗过程中,化疗管阻塞的情况时有发生,且发生率约占75%,以下是常出现的两种阻塞发生时的处理办法。
(1)大网膜或肠管周围组织包裹了导管腹腔端局部:此时推注药物时可明显感到管内压力增高,注入时感觉困难或药液从管中注入后又从腹腔隧道口流出。此时患者不要紧张,要配合护士做快速加压推注药液,如有明显的突破感,要告之护士。一般情况下有突破感后注药就会十分通畅了。
(2)腹腔内脱落细胞和纤维蛋白结晶引起导管阻塞:这种结晶只出现在导管的腹腔外侧端,肉眼可以看见导管内有黄白色晶体,药液完全无法注入。此时,医护人员会轻压管壁,使晶体破碎后呈粉末状,再逆行弹出导管腔;也可以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,晶体遇水后即溶解胀大呈一质软的栓子,再逆行挤压排出这些栓子,即可再次注药。
     总之,患者在发生上述情况时不要焦虑,只要按医护人员的要求做,均能顺利完成腹腔化疗。
问题十:化疗引起脱发怎么办?
回答十:
    大多数化疗药物都可引起患者脱发,腋毛/阴毛也不例外,患者对此要有心理准备。其实,化疗脱发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,化疗停止后,头发自然就会长出来,而且再生出来的头发会更黑/更好。
    一旦发生脱发,患者应注意头部的防护,可以选择呆帽子或假发,这样即有防护作用,又可以缓解心理压力。同时,应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发液。
问题十一:化疗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感染?回答十一:
    人的骨髓系统是生成血细胞的地方,所有化疗药物对骨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,当患者白细胞减少时,抵抗力下降,所以易导致感染。感染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。(1)原发感染:指正常人体内携带的隐性致病菌/病毒,它们可长期潜伏于体内。每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,体内潜伏的致病菌/病毒有可能被激活而发生原发感染。(2)继发感染:当患病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,较容易受到外来致病菌/病毒的侵袭,从而出现继发感染。
问题十二:如何避免化疗患者继发感染?
回答十二:
    (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)
(1)密切观察患者体温/脉搏/呼吸,询问有无咽痛/尿痛等不适,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。
(2)遵医嘱为患者做好皮肤/口腔护理,注意会阴部及肛门的清洁,减少感染的机会。
(3)减少探视人员,防止交叉感染。
(4)化疗患者每周检查1到2次血常规,当白细胞总数降低至3.5*10^9/L时,应该及时报告医生并且暂停使用化疗药物,,遵医嘱服用升高白细胞药物;当白细胞降低至1*10^9/L时,遵医嘱输入白细胞悬液及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,并进行保护性隔离。
(5)患者尽量多进食,选择高蛋白/高热量/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以加强营养,提高患者抵抗力。
问题十三:保护化疗患者的静脉血管有什么重要意义?
回答十三:
   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,静脉给药是最常用的主要途径,但抗肿瘤药物对静脉的刺激作用通常比较强,特别是大剂量/反复使用时,极易导致静脉损伤,最终导致静脉血管硬化/管腔狭窄/血管塌陷,这些损伤对化疗药物的准确/按时/定量使用带来困难。因此,对长期/多疗程化疗的肿瘤患者,护士会制订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,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静脉。
    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(1)注意保护长期化疗患者大静脉,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静脉注射要选用小血管,并对静脉采取由小静脉到大静脉,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交替使用的措施。
(2)不在24小时内扎过的静脉下方穿刺,也不在皮下反复找静脉,以防损伤静脉。
(3)采用在静脉中留置针的办法,这样对血管刺激性小,易固定,可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,减轻对患者浅静脉的破坏。
问题十四:什么是化疗药物外渗?
回答十四:
   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,由于各种原因渗漏到皮下组织中,使注射部位出现疼痛/肿胀/红斑,此时检查静脉通路应无回血。
    如果化疗药物渗漏后处理不当,可引起局部皮肤变化,表现为皮肤颜色变黑或起水疱,水疱破裂后,形成溃疡。严重者须进行外科清创/植皮。尤其应该警惕的是,部分患者可能不出现上述症状,等发现时已发生皮肤组织受损,甚至丧失肢体功能。
问题十五:引起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有哪些?
回答十五:
    (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)
1患者因素
(1)肿瘤患者经常采集血标本/长期输液/反复大剂量化疗,对血管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,使血管壁变薄/血管脆性增加/弹性下降,血管硬化。
(2)患者不合作或在输液期间没有按正确的方法移动输液的肢体,导致针尖穿破血管/针头滑落,引起外渗。
(3)肿瘤压迫/血管栓塞/腋窝淋巴结清扫术/淋巴水肿/上腔静脉压迫症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。
(4)患者血小板减少。
(5)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性退化/皮肤松弛/静脉脆弱,也增加了外渗的可能。
2药物因素
(1)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/渗透压/酸碱度/浓度及药物对细胞代谢的营养有关。
(2)当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,使血管通透性增加,致使药液外渗。
3技术因素
(1)静脉穿刺时针尖刺破对侧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能完全进入血管腔,药液经破口和针尖斜面漏到皮下组织。
(2)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,止血带结扎过紧/时间过长,都可能造成对血管的损伤。
(3)选用局部血管有病变的肢体,由于血管收缩,导致血管内壁压力增加,而发生外渗。
(4)用力推注化疗药物,拔针后按压时间太短,药液沿针眼外渗。
问题十六:如何预防化疗药物外渗?
回答十六:
    医护人员会在技术上采取措施,避免化疗药物的外渗。例如选择较粗的/较直的静脉注入药物;避开肌腱/神经/关节部位,防止渗漏后引起肌腱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;采用新拔针法,即先拔出针头,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,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管腔,减轻了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。
    患者也应积极配合。例如化疗药物中出现静脉注射部位有疼痛和烧灼感时,一定要随时报告,以便及早发现液体渗漏,以及早治疗;输液期间应尽量减少活动,可以用纸板做成输液垫板,每次输液时将输液部位固定住,避免针头刺破血管导致的化疗药物外渗。
问题十七:如何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?
回答十七:
    药物外渗或静脉炎一旦发生,医生会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推注或滴注,并在拔针前尽量抽出外渗的药物;通过原静脉通路注入或在外渗局部皮下注射相应的拮抗药物,对外渗部位剧烈疼痛者采用对症治疗。
    患者也应该采取积极措施,可采取的措施包括:
(1)尽量避免对外渗局部施加压力,以防止外渗药物进一步扩散。
(2)发生药物外渗后,患者应卧窗休息,减少活动。
(3)将患肢抬高24到48小时,促进血液回流,减少局部组织肿胀。
(4)局部热敷能促进血管扩张,加速化疗药物的吸收。可于渗漏部位热敷24小时,热敷温度以50到60度为宜,每间隔15分钟热敷15分钟。热敷适合于植物碱类药物的外渗,如长春新碱/依托泊苷等。此类药物外渗时局部冷敷会加重毒性作用。
(5)冷敷可有效地缓解强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。可用冰袋间断冷敷外渗处皮肤24到48小时,冷敷温度以4到6度为宜,每间隔15分钟冷敷15分钟。冷敷适用于蒽环类药物,如紫杉醇/氮芥/多柔比星(阿霉素)等所致的皮损,蒽环类药物外渗后禁用热敷处理。
(6)应及时进行合理的曲肘/握拳/外展/内旋活动,避免出现关节僵直/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。有些患者因外渗药物引起剧烈疼痛不敢活动患肢,时间一长,可引起关节僵直/肌肉萎缩等症状。

进吧论坛免责声明
1、本网站名称:进吧
2、本站永久网址:www.jin8.top
3、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。
4、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5、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6、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加入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进吧

GMT+8, 2024-5-20 00:24 , Processed in 0.046800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